请在后台-外观-电脑-设置-首页中修改此段文字
某某有限公司
电 话:0000-888888
邮 编:000000
Email:admin@admin.cn
网 址:www.xxxxx.cn
今年两会上,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“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,建设共享平台”,引起了各家媒体的关注。很多媒体认为,这是政府第一次明确支持共享经济的信号,很可能触发这种模式在中国的演化发展。
这种判断并非没有道理。马化腾在两会上指出,目前共享经济已经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。根据腾讯研究院初步估算,共享经济占国内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.15%,2014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。
具体来说,共享经济已经在多个行业铺开:2014年“滴滴专车”上线,“优步”进入,拼车、租车多家企业创建,“回家吃饭”、“觅食”为代表的私厨起步,一些股权众筹模式探索起步,个人服务“您说我办”、“河狸家”等成立。到了2015年,滴滴顺风车、巴士和代驾上线,二手交易“淘宝闲鱼”、“58转转”、“京东拍拍”出现,以及“在行”模式的风靡,等等。
据腾讯研究院的数据,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约为1644亿美元,占GDP的1.59%。英国共享经济2013年已占GDP的1.3%,并预测五年之内达到GDP的15%。美国共享经济2014年已经占到GDP的3%。
然而,共享经济如此火热,却一直缺乏精确定义。互联网+了就是共享了吗?有一个平台就是共享了吗?有分享了就是共享了吗?其实并非如此。
2014年开始,房产租售行业也开始变革,搜房网0.5的佣金风波,标志着互联网开始逆袭线下,房多多继2013年的A轮融资之后,成功实现B轮融资,平台交易额从300亿元飙升到2000亿,爱屋吉屋当年成立,273天里估值达到10亿美金……所有与“共享经济”沾边的创业项目,纷纷加速启动。
我们可以在房产租售行业内,挑选4家企业,来梳理这种演化的路径。
最高级:Airbnb,共享经济里的“一夜情”
国内媒体都把airbnb视为共享经济的鼻祖,但从演化的角度看,其实恰恰相反,它是共享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的最高阶段——它不是爷爷,而是孙子。
Airbnb最初由两个设计师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出现的。2007年,住在旧金山的BrianChesky 和Joe Gebbia 推出自己阁楼的靓图,借着当地一个展会的机会,短期出租,获得了80美金的收入。受此启发,他们后来在全球各种的展会期间,帮助当地空闲房子的出租,airbnb就开始蔓延开来。现在回头看,其中商业逻辑极为简单:在市场上,存在很多空闲的房间,另一方面,有很多旅行或者商务出差的人,只要能解决各种障碍,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,就能产生巨大价值。
如果进一步分析,在Airbnb上交易的是“使用权”,而不是产权,换句话说,用户居住在房间里,只有一夜或者几夜,没有长久关系。这是“共享经济”高级形态才有的特点——只有所用,不求所有。Uber的共享闲置汽车,觅食的邀请私厨,河狸家的美甲服务,都是“短租”,而不是长期雇佣。
短租,意味着交易的频次更高,费用更低,也就更可能形成活跃的市场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短租市场的发展,会让市场里忽然出现本不存在的玩家,譬如Uber里的私家车,Airbnb里的私人住宅,甚至以后也会发展到短租技能,譬如“在行”模式已经出现。“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”,确实将颠覆人们对原来资产处置的观念。
但问题是,只有这个才是共享经济吗?显然并非如此。共享经济更为底层的理念是——“人人模式”。也就是,每一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,在这个被拉平的世界里,他们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、参与交易。而Airbnb只是将交易从“产权”转为“使用权”。
那么,如果只是交易产权,Airbnb应该是什么样子?
进行时:房多多,也像Airbnb一样“买卖直约”
如果Airbnb不交易使用权,而是交易产权,那么,它其实就是房多多。
在平台上挂牌的,一定是房子的主人——在Airbnb叫可租房屋,在房多多叫真房源。拍照的人,一定比业主更专业——在Airbnb叫专业摄影师,在房多多叫(社区管家)。交易双方,是直接对接的——在Airbnb,房东直接将钥匙交给用户,在房多多,买卖双方通过电话预约。它们唯一的区别是:一个是短租,一个是卖房。
传统的资产交易,一般都需要中介。这是因为资产交易是一次“法律关系”的转移,涉及复杂的程序,并不像买卖一个LV那么简单,没有中介的专业支持,买卖双方往往会手忙脚乱。但问题是,一旦中介掌握了交易的信息,隔绝了买卖双方直接的沟通,却很容易上下其手,从中渔利。其实,在目前市场上,中介的盈利模式,主要是依靠信息的垄断,而不是专业的支持和服务。
房多多的模式,与中介模式最大区别,在于是否让买卖双方直接见面。中介因为害怕飞单,买卖双方直接见面等于房产中介的“见光死”。但是房多多则认为,中介应该是在交易流程中提供专业服务,而不是利用信息攫取利益。
这就像Airbnb认为,住宿的预订,不需要中介,买卖双方直接见面即可。房多多也认为,买卖房屋也应该允许直接见面,中介只是在用户需要时候才出现。它们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两种类型。
过去式:搜房,分享信息是共享经济的基础
房产租售行业,最早在互联网独占鳌头的是谁?毫无疑问是搜房网。共享经济,最基础的入门级是信息分享,所以,在房产租售行业里,首先在信息流量上出现领先者。
2014年,搜房提出三个平台的建设,即房地产的IMP、电商平台、金融平台,这说明,它正试图从一个信息分享的平台,转成一个交易平台。通过信息分享,搜房网“抓住买家”。去年它提出的0.5%佣金,也是“拥流量自重”,“以买家利益为第一”的战略体现。
这条路,是百度的方式——提供信息搜索,获得巨大流量,最终在交易、广告、服务等环节变现。但是,这条道路因为过于依靠流量,就不得不过于依靠买家,最终不得不依靠信息的分享作为导流工具。搜房开始努力转型,但是并不太容易,看看百度转型的难度,就可以知道了。
共享经济之外:链家中原的同学们
链家、中原们现在依然是市场的中流砥柱,但是它们有可能将被共享经济侵蚀掉大部分市场。这不是团队的能力、资金的实力或者运气的问题,而是本身的商业属性决定的。
共享经济,本质是互联网发展出的“人人模式”——人们首先分享信息,然后演化为交易,先是物权交易,然后转变为所有权交易,再演化为使用权交易。整个进化过程,伴随着这样的逻辑:信息流加速——资金流加速——信用值增加,最终,不断正向反馈循环,促进整体流速。正如KK在《必然》中所说,其中的关键是:让一切快速流动。
中介公司最大的问题是,它们必然以中介为最大利益,设置流动的障碍。它们的战略即便再美好,都摆脱不了原来的中介模式,摆脱不了原来的门店基因和业务思维。也就是说,它们让信息流减速了(垄断信息),让资金流减速了(过桥资金的利息)。